什么是衡量人的“量器”?
作者:陆国城 2017-11-01 点击:次
“你们不要论断人、免得你们被论断。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、也必怎样被论断。你们用甚么量器量给人、也必用甚么量器量给你们”(太7;1-2)。 什么是量器?量器就是计量和检验用的器具,如尺,天平,磅秤,量角器等。中国古量器的起源很早,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有许多陶罐、陶钵之类的容器。由于当时还没有文字,无法确证这些器物的具体使用范围。但根据塬始人群分配方法,可以设想当时有某些器物是用作统一分配的专用器具,这些容器应该是量器的前身。 世界上任何物件都需要使用量器,那未我们人是否也需要使用量器呢? 神说;“你们所听的要留心,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,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,并且要多给你们。”(可4;24)。 因为我们怎样论断人,也必怎样被论断。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,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。这句话不是信口开河的瞎猜,而是神永恒的定律。你怎样论断人,就得同样的回报。报复与报应是不同的。耶稣说人生是以报应为本的--你用量器量人,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你。你若善于挑剔别人,那你所得的也必如此。你付出多少,就收回多少。这定律是由神的宝座上颁下来的“慈爱的人、你以慈爱待他.完全的人、你以完全待他。清洁的人、你以清洁待他.乖僻的人、你以弯曲待他”(诗18;25-26)。有人批评别人,自己正犯了同样的罪。神不单看外面的行为,更看人内心的动机。首先,我们真的相信所批评别人的,正是自己所犯上的罪吗?我们所以能看见别人的虚伪、欺诈、虚浮,是因为我们自己心中也有这些东西。圣徒最大的特征是谦卑--“是的,若不是神的恩典,这些东西或其他罪恶,都会发生在我身上,因此我无权批判。”耶稣说:“你们不要论断人,免得你们被论断。”你若论断人,神则必照你所论断的量你。我们谁敢对神说:“我的神,请你照我论断他人的判断我吧”?我们判断别人为罪人,若神也同样判断我们,我们早已在地狱了。可是,神却透过耶稣基督奇妙的代赎来判断我们。在实行上,我们须注意两方面: 一.「施比受更为有福。」(徒20;35)「你们要给人,就必有给你们的。」(路6;38)。基督徒的一生可说是领受神恩典的一生:神一直的给,我们不断的领受。然而,主要我们效法祂,体贴父的心肠,常顾念贫穷的人和有需要的肢体。今天我们常会遇到许多极有需要的人,我们是否乐意施捨,去讨主的喜悦呢?主要我们无论在实际的需要上,或在属灵的事上(包括传福音),都作一个「给」的人,因「我们白白的得来,也要白白的捨去。」(太10;8)。 二.充实我们的度量,神怎样饶恕我们、恩待我们,也同样要我们学习凡事包容,饶恕别人对我们的冒犯。同时常常让主在我们身上有更多出路,不断来扩充我们,藉着多施予、多顾念别人的需要而蒙更多恩典。 论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自然的谈话习惯 , 论断有两种情况 , 一种是评论人与事的产生 , 发展 , 结果 , 另一种情况是推论判断 , 这主要是指科学的发展罗辑性而言 , 我们面对人与人的“批评” “论断”时侯,应持何种姿态,这是关切一个人的修养,素质,品德问题,切莫等闲视之,一句话可立国,一句话也可毁人,我们应当重视“批评” “论断” “责备”的尺度。 基督徒按照圣经中的教诲: "弟兄们 , 你们不可彼此批评 , 人若批评弟兄 , 论断弟兄 , 就是批评律法 , 论断律法 , " (雅4:1)这是耶稣基督的教导 , 同时他又提出 "神是真实的 , 人 都是虚谎的 , 如经上所记 "你责备人的时候 , 显为公义 , 被人议论的吋候 , 可以得胜 " (罗3 : 4 ) ,根据神以上的教导, 我们该如何去正确掌握 "论断 " 与 "责备 ",就有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塬则标准,这样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和睦,和谐,和平了。 我们每个人因出身条件 , 人文环境 , 文化修养 , 经济基础 , 以及个人之秉性 , 爱好之兴趣各异 , 以及东西方文化之差异 , 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 , 就有各种各样,丰富的 , 多姿多彩的表现 ,例如 ::服装 , 爱好 , 言语 , 习惯 , 礼貌 , 不拘小节 等等 ,这种表现,纯属于私人生活细节 , 也不涉及或影响他人,我们不必大惊小怪 , 也无需评头品足 ,更不要去论断 ,批评, 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话资料 ,就是有人得罪自己 , 吃亏 , 上当 , 受骗 , 受污辱 , 甚至受到殴打 , 我们作为基督徒也必须泰然处之 , 因为圣经上说 "你们要谨慎 , 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 , 就劝戒 他 , 他若懊悔就饶恕他 , 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 , 又七次回转 , 说 "我懊悔了 , "你总要饶恕他 ,“ (路 17:3-4 )因为我们自己也不是完人 , 当我们论断别人,批评别人的时候 , 是否可以做换位思考 , “我也是这样的吗 ?”当自己批评 , 论断别人时 , 自己做的如何 ? , 你是否意识到背后也有一双眼睛注视着你 , 且不断地在论断你 , ?神说: "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 , 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 ? , 你自己眼中有樑木 , 怎能对你弟兄说 ;'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?' " (太7:1) , 事实正是如此 , 我们对自己眼 中的樑木毫无知觉 , 却对弟兄眼中的刺耿耿于怀 , 难道不觉得幼稚可笑吗 ? ,社会上就是有一种人,这也批评,那也批评,处处不满,得罪了别人,相互间反目成仇,也使自己处境难堪。 神对我们基督徒却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标准 ,他说: "有人打你的右脸 , 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, 有人想要告你 , 要拿你的里衣 , 连外衣也由他拿去 , 有人强迫你走一里路 , 你就同他走二里 ,有求你的就给他 , 有向你借贷的 , 不可推辞 , " (太 5 :39-42 ) , 有这种精神境界 , 心怀虚谷的人 , 能有多少 ? ,但现实我们所见到的是斤斤计较 ,自私自利 , 总感到世界上的人亏待自己 , 批评这,批评那,针对这种情况,神语重心长的说 "你这个人 , 为什么论断弟兄呢 ?又为什么轻看弟兄呢 ?因我们都要站在神的台前 , ..............我们各人必要将自己的事 在神面前说明 , "(罗14: 10-12 ) , 任意论断弟兄 , 终究必受神的审判 。 那末 , 我们是否真的不能去论断,批评任何事和人呢 ?不是的,神又说 "犯罪的人 , 当在众人面前责备他 , 叫其余的人也可以惧怕 , 我在神和基督耶稣 , 并蒙拣选的天使 面前嘱咐你 , 要遵守这些话 , 不可存成见 , 行事也不可有偏心 , (提前 5:20-21 ),这里神向我们显明 :犯罪的人 , 我们是可以论断和责备的,问题是我们应当如何达到“批评“的目的,又如何使被批评的人接受批评?予以改正。什么是可以批评的 , 什么是可以论断的 , 什么是该责备的 , 除此之外 , 我们一概不能任意去论断和责备弟兄 ,耶稣基督说 :"爱人不可虚假 ,恶要厌恶 ,善要亲近 "(罗 12 : 9 ) ,神的善恶立场表明无遗 , 但是我们也必须警惕有的人 , 故意混淆罪与非罪的界限 , 他竖起 "不要论断人 "的大旗 ,故意隐匿自己的罪行 ,谁批评 , 责备某些人的时候 , 他不是从犯罪的实质去捡验 , 用圣经的真理去对照 , 用上帝的教海去衡量 , 而统统一句活 , "不要论断弟兄 "去开脱自己的罪责 , 故我们要时刻警惕 ,耶稣说:”你们要谨慎,无论是谁都不可以恶报恶,或是彼此相持,或是待众人,常要追求良善“(帖前5:15) 我们应当牢牢掌握 "不要论断弟兄"的原则 , 但也必须遵守 "十诫 "规定, 不论断,并不代表不提出异议,这也是做基督徒的最高标准 ,"凡事受了责备 ,就被光显明出来 ,因为一切能显明的 ,就是光 "(弗 5 : 13 ) ,我们基督徒是神的儿女 , 一言一行 , 应以耶稣基督为榜样 , 一切以荣耀上帝为己任 , 仅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 .错误甚至触犯了"十诫 "。 最后,都由神审判 , 其他弟兄姐妹之间应用爱心包容 ,而非去论断云云 , "因为诫命是灯 ,法则是光 ,训诲的责备是生命的道 ,"( 箴 6 : 23 ) 什么是衡量人的“量器”?首先自已要谦卑,批评别人时,向神祷告,求神给予圣灵的力量,这就是“仁爱,喜乐,和平,忍耐,恩慈,良善,信实,温柔,节制”,用爱心包容一切,宽恕一切,真正达到批评,论断,责备的目的。 识人不必探尽,探尽则多疑。知人不必言尽,言尽则无友。责人不必苛尽,苛尽则众远。敬人不必卑尽,卑尽则少骨。让人不必煺尽,煺尽则路寡。不论你伤害谁,从长远来看,都会伤害到你自己。或许你现在并没有感觉,但它最终会绕回来。凡是你对别人做的一切,就是对自己做的全部,你让他人经历什么,有一天也将自己去经历。用什么量器量别人,别人也用什么量器量自己,这是神的教诲。 |
- 上一篇:大卫犯罪的代价与后果
- 下一篇:祷告,会带来属灵力量的累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