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督福音网手机版注册  |  登陆  |  发表  |  搜索  |  分享

注册  |  登陆  |  发表  |  搜索  |  安装APP
首页 > 信徒生活 > 灵修笔记 >

信与信心, 信念, 信仰

“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、是未见之事的确据”(来11;1)。这一条圣经金句,对于尚未相信耶稣基督的人来说,是很难理解的,其很难理解的是“未见之事”的信,“未见之事”如何去信呢?具有这样的观点是无可非议的,那末,我们应如何去理解“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、是未见之事的确据”。

“信”就是由“人”“言”二字组成。表示开口许诺,信的本义,就是许诺,发誓。 《说文解字》中说;“信”诚也,从人,从言。 本义:许诺,发誓,忠实地,坚定地,不怀疑,确实,实在,证物,函件。信赖,信念,信任,信息,信心,信用,信仰。信徒……………..。与信心相反的是凭眼见,看眼前。“因我们行事为人、是凭着信心、不是凭着眼见。”(林后5;7)。信心的生活,像亚伯拉罕把迦南的应许和子孙的应许,当作实底。不看眼前,长久相信,不疑惑。就得着了应许。“ 你们是看眼前的么.倘若有人自信是属基督的、他要再想想、他如何属基督、我们也是如何属基督的”。(林后十:7)。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以信为本,在《诗 卫风 氓》中有“信誓旦旦”的句子,在《墨子经》中有“信,言分于意也”的句子,由此得知,“信”的本义包含许诺和发誓的意思。 “信”就是:一个人开口承诺,用千言万语来约定,并用行为兑现所承诺的事。既是约定,就有的双方,双方开口承诺要做一件事情,并毫不怀疑地按着承诺兑现,而且所约定是将来要做的事情,在约定之时还没有成就,所以也可称为是预言,等到预言变为现实的时候,这就是所谓的信。孔子曰:“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”《论语·颜渊》,墨子曰:“言不信者,行不果”,商鞅以立木而取信于民。

“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、是未见之事的确据”(来11;1)。人因信而活。不是吗?因为相信明天不是世界末日,你今天照常生活。否则,今天一定世界大乱,人心惶惶。“我们因着信、就知道诸世界是藉 神话造成的.这样、所看见的、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”(来11;3)。因为相信吃某种药品能医治你的顽疾,你坚持服用它。否则,你会放弃继续购买。因为相信最终还得靠自己,你坚持依靠自己直到对自己绝望。否则,你一定会找个能靠的靠山。只要我们仔细想想,我们每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,实际上都是植根于信心,信念,事情的成败,也往往取决于我们的信心大小。信心大,则踌躇满志;信心小,则忐忑不安。信,具有将一切更新的神奇力量!因这信,不是源于自己或他人,而是,来自生命之源—那统管万有、自有永有、全能无限、创意智慧的造物主。我们不但相信有神,且信他赏赐那些寻求他的人。“人非有信、就不能得 神的喜悦.因为到 神面前来的人、必须信有神,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。”(来11:6),所以因信顺服神,走在他所指示的路上,盼望得到他的应许。这就是自古以来所有圣徒的特征,过信心的生活,走信心的道路,不凭眼见,不凭人的理想,只凭信心,似乎是愚昧和冒险,却是最智慧最有把握的,因为信心使自己与神合而为一。“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.只是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.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。但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、就必忍耐等候”(罗8;24-25)。圣经中说;“以撒因着信、就指着将来的事、给雅各以扫祝福。雅各因着信、临死的时候、给约瑟的两个儿子各自祝福、扶着杖头敬拜 神。约瑟因着信、临终的时候、提到以色列族将来要出埃及、并为自己的骸骨留下遗命。摩西生下来、他的父母见他是个俊美的孩子、就因着信把他藏了叁个月、并不怕王命。摩西因着信、长大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.他宁可和 神的百姓同受苦害、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”(来11;20-25)。

信与信心, 信念, 信仰是有直接关联,没有信,就没有信念与信仰。有人坚持认为;不是眼见是不会相信的,中国人有句俗语;不到黄河心不死,不见棺材不掉泪。让世人相信耶稣基督,他们提出;要见到耶稣基督才能相信,这是不现实的想法。“从来没有人看见 神.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”(约1;18)。圣经就是神的话语,也是神的化身,因为世界宇宙,空气,阳光,水,一切生物,动物,植物,人都是神创造的。不相信神的人,就是不相信自己从那里来的。“自从造天地以来, 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,虽是眼不能见,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,叫人无可推诿” (罗 1:20)。 “以诺因着信被接去、不至于见死.人也找不着他、因为 神已经把他接去了.只是他被接去以先、已经得了 神喜悦他的明证”(来11;5)。千百年来没有人可以证明神的存在,也没有人争论神的存在,因为他们都被圣灵感动,凭信心认定神的存在是一个事实。圣灵就是圣经的唯一作者。“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、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 神的话来”(彼后1;21)。为什么圣经几千年来经久不衰,就是因为“圣经都是 神所默示的、〔或作凡 神所默示的圣经〕于教训、督责、使人归正、教导人学义、都是有益的.叫属 神的人得以完全、预备行各样的善事”(提后3;16-17)。神向世人宣告;“经上的话是不能废的.若那些承受 神道的人、尚且称为 神”(约10;35)。“天地要废去、我的话却不能废去”(太24;35)。

“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、是未见之事的确据”, 因为人犯了罪,所以不能见神,也不能听神的声音,所以神只能借着神仆人众先知的口将神的计划向选民传讲,等到一定日期以后,又差遣使者来成就神的诺言,因此作为选民所信的不是直接从神来的声音,而是神所差遣的人口中所传讲的话。比如,神与亚伯拉罕的约定要把迦南地赐给他的后代为产业,“因我们行事为人、是凭着信心、不是凭着眼见”(林后5;7)。“我们所夸的、是自己的良心、见证我们凭着 神的圣洁和诚实、在世为人、不靠人的聪明、乃靠 神的恩惠、向你们更是这样”(林后11;13)。我们仅仅凭着信是不够的,必须树立对神的信心。圣经中有信而不悔,悔而不改的几个人,这对我们是一个沉痛的教训:

一,《出埃及记》中至少记载了法老六次悔而不改的事。1.在蛙灾面前(出8:1-15):在蛙灾面前,法老答应只有让青蛙离了埃及地,他就让以色列人去祭祀神。但当神给他成就时,他就硬着心不容以色列人去了。2.在蝇灾面前(出8:20-32):在蝇灾面前,法老故伎重演,他答应只要让苍蝇离开埃及,他就让以色列人去,当神给他成就时,他又不肯容百姓去了。3.在雹灾面前(出9:13-35):面对冰雹灾难,法老答应让以色列人去,但雹一止住,他就变心了。4.在蝗灾面前(出10:12-20):在蝗灾面前,法老再次答应让以色列人去,但灾难过去后,法老依然不容以色列人去。5.在黑暗之灾面前(出10:21-27):面对一次比一次更严重的灾难,在黑暗之灾面前,法老再次答应让以色列人去,但最后还是不容他们去。6.在埃及头生的被杀之后(出12:29-32;出14:5-7、26-28):在埃及头生的被杀之后,法老终于放以色列人去了,但当以色列人离去时,法老和他的臣仆就向百姓变心,带领军兵前去追赶以色列人到红海,最后与他的军队一同葬身在红海海底。

二、以色列的第一位国王扫罗.扫罗,出身于农夫,但神抬举他作了以色列国的第一位君王,但他也是一个悔而不改的人,因此不久就失去了王位。

三、叛徒犹大.1.犹大出卖耶稣(太26:14-15):贪财的犹大为了叁十块钱出卖了自己的恩主耶稣。2.犹大上吊自杀(太27:3-5):当耶稣被定为死罪时,犹大就后悔,却不去找耶稣认罪悔改。反而去找祭司长,他们也不愿意承担犹大的罪,在良心的谴责下,犹大出去吊死了。

四、行邪术的西门悔而不改.1.行邪术的西门信主(徒8:9-13):这个行邪术的西门听了腓利所传神国的福音,也受洗归主。2.西门悔而不改(徒8:18-24):但西门贪财的心不改,他想神的恩赐是可以用钱买的,他要买下恩赐当作他得财的门路,在神面前心不正,受到使徒彼得的责备。西门嘴上懊悔了,但并没有改正,后来给教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。圣经中把这些悔而不改的人记载下来,就是要成为我们的鉴戒,信就是;“你们得救是本乎恩、也因着信、这并不是出于自己、乃是 神所赐的.也不是出于行为、免得有人自夸”(弗2;8-9)。

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。未见之事的确据。大概都带着一件未见之事的应许或禁戒:例如; 虚心的人有福了,天国是他们的。(天国是未见之事)。 温柔的人有福了,他们必承受地土。(承受地土是未见之事)。 清心的人有福了,他们必得见神。(见神是未见之事)。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,因为他们天上的赏赐是大的。(天上的赏赐是未见之事)。 难免地狱的火。(是未见之事)。财宝存在天上。(是未见之事)。若不回转像小孩子的样式,断不能进天国。(这是未见之事)和末世预兆、复活、被提、审判、来世、赏赐等等都是未见之事。但我们因为信心,就把这些事当作实底和确据。信心是把应许变为预言。若把承受地土、天国、地狱、永生这些事当作虚谈,就是不信了。“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、乃是顾念所不见的.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、所不见的是永远的”(林后4;18)。

(警言人生)

你是什么人,便会吸引什么人。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气质;一种灵魂。充满乐观气息安贫乐道的人,好运便会与之相伴;充满悲观思维愤世嫉俗的人,霉运很难不与之相随。所以,一切的发生都是自己内心的圣灵映照。你若盛开,蝴蝶自来,你若精彩,神自安排。

    福音免费!本站由一批同工同道默默付出,从写作、编辑到网站程序、服务器带宽,消耗大量人力财力,网站无广告,无投资者。若有收获,可“奉献支持”他们。同得奖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