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让传道人跑了
作者:张远来 2017-03-21 点击:次
惊闻湖南某市教会传道人日前遣散教会会友,将教会钢琴、电脑、桌椅等硬件设备处理赠送,宣布教会解散,自己带着妻儿外出打工。听后震惊之余,亦颇有酸楚愤慨之情。 对一个传道人而言,什么才是最重要的?你的价值责任何在?就是你领受的使命,将上帝托付给你的羊群牧养完好。抛弃羊群不管,又没有合适交待,甚至宣布教会解散,自己任性出去打工,实在令人匪夷所思!难免让我想到当年保罗的感慨:因为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,就离弃我往帖撒罗尼迦去了(提后4:10) 当然了,一概以“贪爱现金的世界”非黑即白地判断传道人下海是不公平的。笔者好事,就请弟兄帮忙查证缘由,原来该传道人在该教会牧会多年,信徒人数不及百人,奉献有限,传道待遇是每个月1500元。传道上有老人,下有子女,不足以养家糊口,苦苦支撑多年后,实在是生活难以为继,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接替者,故无奈宣布解散教会。 原来又是一个为生活所迫抛下教会的传道人。联想到笔者曾经在某个都市探访过的一位传道人,当地教会组织富得流油,但那间已经牧会二十多年的传道人两个孩子都未读完初中,一家人挤在一间狭小而破旧的老瓦房里,那种寒酸笔者终生难忘。原因也很简单,牧者收入低,户口不在本市,无法解决孩子读书问题,家里也住不下,故干脆让两个孩子辍学打工为计。再想到不久前一位传道人理直气壮地宣布“一位即将下海的传道人的心声”,笔者不禁思想另一个问题:为何中国教会发展至今,收入已经大大改观,传道人的待遇始终无法解决? 解决不了传道人生计问题的原因大概有两个。 第一、教会的客观能力有限; 第二、教会的观念不允许给传道人提供合理的待遇。 笔者经常探访大别山区的教会,当地多半是老弱病残的一群人礼拜,每间教会人数10-50不等,即使所有奉献都给传道人做薪水,也不足以供养一个传道人的生活。这是客观条件决定的,如果没有其他来源的支持,传道人就得自养了。 不过,大多数传道人待遇问题得不到解决依旧是来自观念。 首先是认为传道人不能赚钱的观念。他们认为:“蒙召做传道了就不能再做什么‘世俗的工作’了,一方面侍奉上帝,一方面侍奉玛门”。 其实这是误解。保罗也织过帐篷,马礼逊也担任过翻译官,舒伯特牧师是靠稿费为生。一个人在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不行,教会实在无力养活传道人,还不能让传道人自己创造价值吗。很多义工传道、职场牧者,侍奉效果甚至更佳。在大别山,当地很多传道人也一样是一边务农和经营一点农产品,一边传道。他们很享受自己的侍奉,在清贫中快乐并侍奉着。也一样可以过得惬意,侍奉得大有果效。甚至,某些地区,传道人带职侍奉更能帮助你接触社会,了解民情,带给你不一样的侍奉效果。 其次,是苛刻传道人的传统观念。过去的很多传道人原本就是义工,中国教会已经习惯了接受而不是给予,今天不少信徒依旧无法接受给传道人工资。圣经的教导是那善用治理教会的长老当受“加倍的敬奉”(double,双倍的,提前5:17),加尔文也认为传道人的待遇和礼服都应该靠齐大学教授。但在中国别说什么“加倍”和“教授”了,在中国大多数地区,传道人的工资远不足当地小学教师的一半,更有甚者,某些教会连个年终奖,节日补贴,传道车旅费都没有,连教会集体退修活动的费用都要传道人自掏腰包。时至今日,连主内福音媒体接受读者赞赏,都会被某些固执己见,思想守旧的人反对和质疑着。因此,传统教会传道人面临养家糊口的难题是一个普遍的现象。最终挣扎着离开教会也就成了一种看似费解,却又必然的现象了! 听到解散教会,我们在感情上总是难以接受的,盼望传道人能正视自己的使命,专心侍奉,用心生活,以智慧,以信心面对生活的难题。而教会,请别再让传道人跑了! |
- 上一篇:奉献的难处
- 下一篇:刍议当代中国教会文字工作的挑战与出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