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一个成语的质疑
作者:刘树鹏 2021-09-08 点击:...次
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。这些成语源远流长,在世世代代的流传中,也把先人的价值观念传递下来。 国人爱说成语,爱在文章中使用成语。拿出成语,会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。但成语说得都有道理吗? 有个成语叫“为富不仁”。这个词出自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,原文是“阳虎曰:‘为富不仁矣;为仁不富矣。” 掐指算来,这个词伴随着中国人的仇富心理,已经流传了2000多年了。 当然,社会上的确有不少唯利是图、铁石心肠的富人,也有许多厚着脸皮靠权力攫取财富的人。但若说富人就一定不仁不义,则实在偏颇。 民国时期,我的老家有一个广有田产的地主。至今,还流传着不少关于他的故事。 有一年夏初,眼看麦子就要熟了。这个地主乘着马车去地里巡查,在很远的地方,就看到自家的麦田里有人影晃动。 赶车的把式说:“有人偷咱家的麦子!”一边说,一边在马屁股上抽了一鞭子,要过去抓偷麦子的人。 地主却让他勒住牲口,走另一条路绕过那块麦田。他对车把式说:“你没听说过吗?‘小麦黄梢,饿得蹬脚。’偷些就偷些吧!” 这个地主医术很高,常有外村人来找他看病。富人乘马车,一般人骑毛驴,穷人只能靠步行。 他看病不按先后顺序,而是先给步行来的人看,然后给骑毛驴的人看,最后轮到乘马车的人。他解释说,步行来的费时间,如果回去晚了,恐怕要走夜路。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是世界闻名的富豪,但同时也是著名的慈善家。他生活简朴,一方面投资煤矿、铁路、保险公司、银行和各种类型的生产企业,另一方面捐出大量的资金,用来建立各种慈善基金,投资大学、医院,让整个社会分享他们的财富。中国协和医院的前身协和医学院就是洛克菲勒捐资4500万美元建设的。 欧美清教徒传递着一个朴素的观念,那就是努力挣钱,节省花钱,慷慨行善。就是靠着这些经商致富的人,推动着西方文明的发展。 仇富心里来自人的嫉妒心,看到人家比自己有钱,就产生了红眼病。更可怕的是,这种红眼病有时还会披上“公平公正”的外衣,利用权力或暴力把人家的财富据为己有。 人类不应该敌视依靠勤奋和智慧致富的人,而应该警惕那些利用权力攫取财富的人。 人的善恶与财富多少没有太大关系,人的恶来自自己的心。而嫉妒就是一种极大的恶,既会给别人带来灾难,更让自己坠入深深的黑暗。 |
- 上一篇:相比中世纪,今天的我们是不是更难清心志于一事?
- 下一篇:在生命里埋下最好的种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