祷告
作者:周志治 2014-12-01 点击:...次
经文:马太福音6:5—15 马太福音6:5 “你们祷告的时候,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,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,故意叫人看见。我实在告诉你们,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。6:6 你祷告的时候,要进你的内屋,关上门,祷告你在暗中的父。你父在暗中察看,必然报答你。6:7 你们祷告,不可像外邦人,用许多重复话,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。 6:8 你们不可效法他们,因为你们没有祈求以先,你们所需用的,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。”6:9 “所以,你们祷告要这样说:‘我们在天上的父,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。6:10 愿你的国降临。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。6:11 我们日用的饮食,今日赐给我们。6:12 免我们的债,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。6:13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,救我们脱离凶恶(或作“脱离恶者”)。因为国度、权柄、荣耀,全是你的,直到永远,阿们(有古卷无“因为”至“阿们”等字)。’” 6:14 “你们饶恕人的过犯,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;6:15 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,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。” 一些姐妹问,一个教会连祷告会都没有,她还能够复兴吗?我相信这是个很诚恳的问题,我得坦诚我没有答案,只是我想,在思考复兴的问题之前先把祷告的问题弄清楚一些,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。我们应该先思考祷告的精义是什么,个人祷告与公共祷告的区别是什么。我们要寻求那最好的和最实际的,就是最符合我们大家生命成长的模式。 总之,我也很期待公共祷告会。但是我不能设立一个很容易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的祷告会,我不能想象这样的祷告会能够推动教会的复兴。教会的复兴一定是上帝之道的复兴,也就是上帝的话语被广泛地执行,这不是以高昂的情绪和众多的人数为标志的。简单地说,不是建立在上帝的道上的所谓“复兴”,很可能是一件危险的事情,情绪和人数是表示热度,不是表示其真理性。 一、祷告的精义 基督徒的祷告是与上帝的交通,在祷告中亲近上帝,与上帝团契,与上帝说话。读经与祷告是灵修生活的最基本形式,读经是聆听上帝的话语,寻求明白他的心意,祷告是向天父倾心吐意,把我们的心事跟他讲讲。基督徒灵性生命的成长,在于上帝向我们说话与我们向上帝说话的不断循环中的进步,读经祷告被称为灵性成长的双翅膀,不可偏废,需要平衡。 今天不讲如何读经领受上帝的话语这个问题,我们单说祷告的问题。圣经说:“要常常喜乐,不住地祷告,凡事谢恩。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。”(帖前5:16--18)这里“不住地祷告”也就是指时时祷告,天天祷告,它不可能在每周一次的公共祷告会里做到。同时不住地祷告也不仅仅是一个人祷告那种起床前后和饭前谢饭,它是你心灵与上帝同在的一种状态,就像一条处于通电状态的电线,外表看不出什么,可电时时都是通着的。 我相信,一个复兴的教会,大多数弟兄姐妹的灵性状态就是如此,内心与上帝连接着,一直通着电。这样的教会,祷告必渗透于所有的活动,而不会只是在公共的祷告会才能够好好祷告。 那么,祷告会还有什么用处吗?有用处。改教家约翰•加尔文说:“我们应当用我们的心是仰望上帝,渴慕上帝,不住地祷告。但是因为我们软弱,所以就需要各种帮助来扶持我们,我们的怠惰也需要一定的刺激。所以,我们每个人都当拿出一定的时问来祷告。……这样的时间有:早晨起床后,在开始日常工作之前;当我们坐下吃饭的时候;当我们吃饭之后;当我们准备休息之前。当然,我们不要把在这些时间祷告当成迷信,仿佛只要在这些时间祷告,就是向上帝还债,我们就可以认为自己已经为其余的时间付了款。” “准确地说,我们在这些时间祷告不过是因为我们的软弱,所以我们应当如此祷告,反复刺激我们自己。我们必须特别留意,每当自己或见到别人遭受患难的时候,就当快快归回上帝,不是依靠飞快的脚步,而是通过热切的心灵。……最后,在我们的一切祷告中,我们应当留意,我们的意图不是要把上帝限定在特定的环境下,也不要为上帝规定特定的时间和地点,更不要限定上帝做事的方式。” 我引用这么多的话语,无非是要大家明白,定时定地的祷告是一些信徒的习惯,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于对不祷告的人的刺激,对于本来就很重视祷告的人而言就不是那么重要了。 因此,公共祷告会的主要因素是大家有共同的时间,而不是别的什么。若是有人为生计奔波,没有时间参加礼拜和读经,一个人的时候不祷告,等着祷告会的时候,偶尔来那么几回,也能算是一个追求灵命、追求复兴的人吗?我想,他无非是觉得自己来向上帝还一点点债,或许是不足万分之一的债,然后就觉得自己把债还完了,这不是一个极其软弱极其可怜的人吗?要是还自我感觉比别人更属灵,那就简直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人了。 我想,还了万分之一的债务与根本没还债的人,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,他没有理由沾沾自喜。 二、祷告的形式 公共祷告主要是要大家一起为着教会祷告,它的时间需要众人认同,不是选少数人方便的时间,当一个教会大多数人通常为生计所迫,难以找出其同的时间来一起安静祷告,我更建议大家在各自方便的时候为教会复兴祷告。有些人有共同的时间,却是各人在不同的地方,他们就约定一个时间同时安静祷告,称为“祷告网”。有同一个地方的人通常缺乏共同的时间,大家在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祷告也是不错的,是不是可以称为“祷告链”或者“接力祷告”? 实际上,这些形式都不是最重要的。当撒玛利亚妇人对耶稣说,“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,你们倒说,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。”耶稣回答她,礼拜不是在于场所(当然也不在于时间),敬拜上帝在于用“心灵和诚实拜他”(约4:24)。主耶稣讲的是内在祷告的重要性,而生活在时空中的人总是需要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,不然祷告的人与不祷告的人还有什么区别呢? 主耶稣自己常常清早的时候一个人到山上祷告,我想这至少表明他要警醒、要安静不受打扰,也表明祷告实际上总的来说是很个人化的生命表现。因此他教导我们祷告要“进你的内屋,关上门”祷告(太6:6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