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信救了你
作者:任运生 2018-10-29 点击:...次
路7:36-50 福音书中多次记载耶稣与罪人在一起吃喝,被法利赛人称作是“贪食好酒的人,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。”(太11:19)但耶稣不仅仅与税吏一起吃喝,也与法利赛人一起吃喝。路加福音第七章就记载耶稣在一个法利赛人西门家里坐席。 “有一个法利赛人,请耶稣和他吃饭。耶稣就到法利赛人家里去坐席。”(路7:36) 法利赛人有可能像尼哥底母一样,耶稣的神迹和众人的跟随引起他的好奇:这耶稣到底是谁?他想要弄个究竟。 但就在这宴席上,出现一个出乎众人预料的插曲:一个有罪的女人突然出现在宴席上。 “那城里有一个女人,是个罪人。”(路7:37) 原文的意思是:“看哪,城中有一个女人,乃是个罪人。”“看哪”(behold)一个字,显示出这个女人出现的突兀。这个女人来要做什么? 如果这个女人的出现令人始料不及,那么她这下面一系列的动作更让人瞠目结舌。 “(女人)知道耶稣在法利赛人家里坐席,就拿着盛香膏的玉瓶,站在耶稣背后,挨着祂的脚哭,眼泪湿了耶稣的脚,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,又用嘴连连亲祂的脚,把香膏抹上。”(路7:37-38) 这个女人是谁?她为什么要来找耶稣?为什么做这一系列奇怪的动作? 这个女人,路加明说,是个罪人,而且根据路加用词的语气,她是名声不好的女人,很可能是个妓女。犹太文化与中国文化很相像,一个作风不好的女人是声名狼藉、令人蔑视和唾弃的。人们躲避唯恐不及,谁会愿意和她有什么牵连?当然,今日中国世风日下,廉耻和道德似乎被人看做是古董,但如果时间退后几十年,一个作风不好的女人是令人极为不齿的。 因此可以想像,这个女人是个被伤害被抛弃的人,终日活在人的冷眼辱骂和指指点点之中,活在宗教领袖的谴责定罪之中,活在自己的自卑、羞辱、内疚、悔恨之中,活在艰难、痛苦和不堪重负之中... 然而有一天,这个被排斥被伤害被抛弃的女人听到人谈论耶稣的名字,关于祂的神迹奇事,关于祂的恩慈怜悯,祂帮助贫穷的和伤心的人,并接纳税吏和罪人做自己的朋友。 她有一天终于鼓足勇气,夹在人群中间,聆听耶稣的教训。耶稣那满有恩慈怜悯的话语,如同清新的甘露,滋润她那久已干渴的心田,如同医治的膏油,膏抹医治她那颗伤痕累累的心灵。 “哀恸的人有福了,因为他们必得安慰。”(太5:4) “怜恤人的人有福了,因为他们必蒙怜恤。”(太5:7) “你们饥饿的人有福了,因为你们将要饱足。”(路6:21) “你们哀哭的人有福了,因为你们将要喜笑。”(路6:21) “不要忧虑,说,吃什么?喝什么?穿什么?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。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,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。”(太6:31-32) “你们不要论断人,就不被论断。你们不要定人的罪,就不被定罪。你们要饶恕人,就必蒙饶恕。”(路6:37) “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,你们也要怎样待人。”(路6:31) “你们祈求,就给你们。寻找,就寻见。叩门,就给你们开门。”(太7:7) 一个长期被人拒绝、排斥、抛弃的罪人,如今有人赦免、包容、接纳并爱怜她。而且耶稣应许说,你祈求就给你,你寻找就寻见,你叩门就给你开门!你想,她的心该是何等地激动啊! 当她听说耶稣在法利赛人西门家里坐席,她就决定要来见耶稣,她预备昂贵的香膏,她决意要用她看为最珍贵的香膏膏抹她心目中最尊贵的人。 那有罪的女人准备好一瓶昂贵的香膏要膏抹耶稣。当她来到西门的家里,原打算用香膏膏抹耶稣,但她心中不免胆怯,她是什么样的女人?怎配用香膏膏抹耶稣呢?那本来应该是纯洁如圣人般的法利赛人西门才配做的,也是主人当有的待客之道。 她怯怯地站在耶稣的脚前,想要用膏膏抹耶稣的头,但不知怎地,她的眼泪突然流下来,滴在耶稣的脚上。这突然的变故让她不知所措,她连忙弯下腰来,俯伏在耶稣脚前,想要把滴在耶稣脚上的眼泪擦干,但她压根儿没有想到这样的情景,她也没有准备任何如手帕或毛巾类的东西来擦耶稣的脚,突然她看见自己俯伏低头垂下来的头发,便用自己的头发来擦耶稣的脚。但她的眼睛好像不听使唤,她越擦,眼泪越多,如同决堤的河水一般,流淌到耶稣的脚上,于是她便不住地用自己的头发擦啊,擦啊,就这样,她用自己止不住的泪水,为耶稣洗了脚。 弟兄姐妹朋友们,你有过情不自禁泪流不止的时候吗? 当我读到创世记亚伯拉罕献以撒时,耶和华的使者及时阻止了他,并为他预备一只羊羔;但想到两千年后神的儿子主耶稣自己在十字架上舍身流血,神却没有阻止,真真地舍弃自己的独生子,便情不自禁地失声哭了许久; 当我读到先知以利亚在迦密山上单枪匹马大战四百五十个假先知,那是何等的英雄气概;但当他为以色列百姓祈求神的怜悯时,“以利亚上了迦密山顶,屈身在地,将脸伏在两膝之中。”(王上18:42)想到先知在人面前英勇不屈,在神面前却何等卑微自己,便情不自禁地流泪; 当读到列王纪下第二章,先知以利亚与以利沙分离时,以利亚乘旋风升天,以利沙再也看不见自己的师傅,便仰天哭喊,“我父啊!我父啊!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!”(王下2:12)谁能承受得住以利沙那种撕心裂肺的呼喊呢? 当我读到提摩太后书,保罗请求提摩太在过冬以前到他那里去,并特意交代,“我在特罗亚留于加布的那件外衣,你来的时候可以带来。那些书也要带来。更要紧的是那些皮卷。”(提后4:13)想到使徒保罗为福音的缘故奔跑一生,临终前他全部的家当,只是一件外衣和几本旧约的皮卷,又忍不住地泪流满面! 读神学院的第一年暑假回国短宣和探亲,我的家人听说我信耶稣,并“走火入魔”放下工作去读神学院,恼羞成怒,骂我辱没祖宗,几乎要和我断绝兄弟关系。当我端起饭碗,想到竟然连谢饭祷告也不能,那委屈的眼泪一下子就像断了线的水珠一般滚落下来... 这个女人一边哭,一边擦耶稣脚上的泪,如同一个受尽折磨,蹂躏,委屈的弱女看见了自己的亲人,如同一个忍饥挨饿、流浪许久的孩子回到了父母的身边... 她哭得是那样的酣畅淋漓,顾不上别人的冷眼,顾不上自己的失态,顾不上可能被人赶出门外,她一边哭,一边旁若无人一般用嘴亲吻耶稣的脚,又把香膏抹在耶稣的脚上,霎时屋里满了香膏的芬芳香气。 弟兄姐妹,我们何时对主能有如此炙热的热爱和全心的敬拜? 女人的举动让主人法利赛人西门坐立不安,他甚至有些愤怒:一个女人,一个有罪的女人,竟敢到他的家里,挨近他的宴席,在客人面前哭泣,又擦洗和膏抹客人的脚,实在是有伤风化,有失体统。 也许更让西门愤怒的是,这女人所作的反衬了他对耶稣的不恭和慢待,也显明了他心中的盘算与黑暗。他本可以起来赶走这个女人,但他奇怪地并没有这样做,他想要看看怎么收场。于是西门冷眼旁观,只在心里说,“这人若是先知,必知道摸祂的是谁,是个怎样的女人,乃是个罪人。”(路7:39) 西门请耶稣吃饭不是热爱敬重耶稣,乃是要试探了解耶稣的底细。此刻,西门的逻辑是:如果耶稣是个先知,祂必然知道这个女人是个罪人;如果耶稣知道这个女人是个罪人,祂必然不会允许女人碰到祂。而耶稣竟然让女人亲吻膏抹祂的脚,显然,耶稣并不是什么先知。 |